廣州市金融局:支持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選擇跨境投融資幣種
6月29日,廣州召開《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億通介紹,2015年,南沙金融業幾乎從零起步,到2021年,南沙區金融業增加值已經達到171.5億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05%;金融業稅收超70億元,占比為17%。
截至目前,南沙已累計落戶金融企業6650家,七年內增長54倍,集聚了銀行、證券、保險、消費金融、融資租賃、私募基金等23種細分金融類企業,形成八大特色金融板塊。
在跨境金融服務、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南沙已先后落地了國家金改15條、廣東自貿區金改30條、大灣區金融30條、跨境“理財通”試點、全國首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政策和舉措,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這為南沙建設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奠定了堅實的金融基礎。
邱億通表示,《南沙方案》印發實施后,將從深化與港澳金融合作、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支持金融跨境融合發展等方面,穩步推動方案中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政策逐條落地落實落細,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承載區。
在深化與港澳金融合作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投資者依法申請設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落戶南沙,支持南沙在跨境機動車保險、跨境商業醫療保險等方面先行先試。
開展粵港澳三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試點。爭取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支持,加快按程序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用好“自由貿易賬戶”“跨境理財通”等金融支持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在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方面,高水平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加快建設南沙期貨產業園。高標準建設國際金融島,加快建設明珠金融創新集聚區,大力發展跨境金融、航運金融、綠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股權投資、期貨交易等特色金融。支持南沙與港澳共建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充分發揮廣州市作為國家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城市的優勢,支持南沙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究和移動支付創新應用。
在支持金融跨境融合發展方面,支持南沙拓展自由貿易(FT)賬戶體系功能和應用,深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選擇跨境投融資幣種,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于登記。同時,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提升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