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護航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 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嶺南四月,春和景明。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一朵別樣的“木棉花”正悄然盛開。明珠灣區橫瀝島尖東側,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新地標的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項目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繁忙施工景象。
然而在不久前,這里車輛進出都很困難。征拆前這里是村莊,鄉村水泥路承載不了貨車重壓,項目開工不久就有路段開裂損壞,嚴重影響建設進度。到工地巡回監督的南沙區紀委監委第二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魏光明發現這一問題后,立即找到項目所在的明珠灣管理局。
“很難辦!需要協調多個行政職能部門,溝通起來有難度。”該局有關負責人面露難色。
“這是推進大灣區高質量建設的大項目,作為轄區管理主責單位,工作上不能只看難處,要多想辦法。”在區紀委監委協調推動下,魏光明多次組織相關部門會商,督促明珠灣管理局靠前履職,主動與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職能部門加強溝通。經過數月整修,行路難問題終于解決,為項目今年投入使用創造有利條件。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為深入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黨中央制定出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更好深化廣州南沙的大灣區平臺建設,增強在大灣區發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南沙方案》實施以來,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聚焦方案劃定的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臺、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建立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等重點任務,堅持深入一線靠前監督,強化“室組地”聯動監督,建立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資金使用的目標清單管理、進度跟蹤管理、臺賬銷號管理等監督模式,有力服務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走進位于南沙區萬頃沙鎮的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無塵芯片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認真檢查著供電線路,逐一調試生產設備,反復校對生產數據……這是公司正式投產前的“體檢”。
從接受國家窗口指導到項目成功啟動,再到順利用地建廠,這個國內最大的面向車規級和工控領域碳化硅芯片制造研發企業落地南沙的背后,有一份特殊的合同保駕護航。
“在簽訂建設工程項目主合同的同時,我們還簽訂了一份廉潔責任合同。”該項目承包方介紹,“這份合同劃清了重點環節的廉潔紅線,并明確違規懲戒機制,時刻警醒著我們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嚴守底線、不越紅線。”
構建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南沙方案》的重要內容。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著力規范政商交往行為,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有力護航廉潔南沙建設,以清廉力量促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僅2022年,就推動簽訂廉潔責任合同2194份、涉及項目金額440億元,監督檢查項目工地606個、開展廉政談話1145人次。
南沙區紀委監委還在廉潔南沙企業聯盟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法定機構+企業+其他市場主體”的廉潔合規體系,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和包容,我一定振作精神,繼續全心投入干事創業中。”近日,在南沙區紀委監委組織的聯合回訪中,區科技局干部張某由衷說道。
數月前,張某的心境截然不同:在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過程中,他因履職不力、審核把關不嚴,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被區紀委監委立案審查。
“張某在履職過程中是否存在以權謀私?是否違規為涉事企業‘開綠燈’?這些都是我們在審查調查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為確保案情清晰,辦案人員走訪張某所在單位、相關企業,多方查閱調取證據。
經過調查,張某并未以權謀私,工作失誤后還積極主動配合追回全部損失資金。辦案人員還了解到,張某日常工作擔當盡責,經過綜合考慮,最終給予張某責令檢查處理。
南沙區紀委監委與其所在單位聯合制定定期回訪工作安排,持續開展提醒教育和關懷關愛。張某很快擺脫了思想包袱,重新振奮,承擔起多項重點任務,帶領團隊超額完成任務。
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以嚴管厚愛激勵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中擔當作為,南沙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出臺《關于進一步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加快推進〈南沙方案〉落地見效十條措施》,提升黨員干部放開手腳、擺脫束縛的勇氣,通過釋放為擔當者擔當的鮮明信號,有效地打消了干部隊伍“為了不出事,寧愿不干事”的消極心態。
“監督保障《南沙方案》落實落地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實踐,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用監督保障發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以實干實績詮釋責任擔當。”廣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