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灣區對話” ,一次讓世界“讀懂中國”的努力
這幾天,史上最大規模的廣交會還沒結束,廣東又迎來了一場極具重量級的思想盛宴。就在今天,“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拉開大幕。如果說廣交會猶如萬國商賈齊聚千年商都共育新機,那么這場“灣區對話”更像是天下高朋共赴嶺南之地的一場“君子對談”。
既然是高朋滿座,都有哪些朋友前來赴約呢?我們在參會嘉賓名單中看到,有菲律賓前總統、法國前總理 、比利時前首相等一干政要,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
而更觸動我的地方在于,當我在拿到此次論壇議程安排的時候,我從中讀到了濃濃的東方智慧。這次論壇的議程包括了中國建筑設計的推介環節,還有世界青年觀察中國的短視頻展播活動,更有關乎中國在創新發展、外交,以及承擔國際責任等領域的一些列深入討論和交流。這像不像是我們把朋友請到家里來,先讓朋友看看家里的新變化、再聊聊孩子們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而更重要的是,要和朋友聊聊我們最近的想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度的彼此了解。
我們要讓朋友們了解些什么呢?當然是我們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所付出的努力,還有我們的努力對于這個世界意義。
我們從歷史中明白,自15世紀中葉起,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再到工業革命,直至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每一個民族國家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結合自身不同資源稟賦和文化“慣習”,就是這樣彼此競爭又相互合作地探索著現代文明的每一種新形態。但是,我們好像也能夠從大多數記錄人類向“現代性”轉型的歷史文本中,不停地讀到彼此的沖突與誤解。而沖突和誤解可能就會增加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也許應對世界不確定性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彼此之間認真地對話和溝通。
正所謂 “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也許這場“灣區對話”,可以讓世界更加了解一個新時代的中國,更能讓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對于現代文明的獨特意義。
上一篇:粵港澳工商界攜手助推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04-18 ]
下一篇:黃坤明到河源調研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 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