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調研精準扶貧情況,了解新農村建設風貌
8月23日、24日,廣東省港澳辦與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醫藥衛生與健康專業委員會籌備組、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一行,到梅州市大埔縣大麻鎮小麻村,實地了解小麻村情及過去一年的精準幫扶情況。
調研會議
調研會議上,省港澳辦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首先對精準扶貧工作做簡要介紹。按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省港澳辦及促進會在過去一年,籌得扶貧資金338萬。實施幫扶后,小麻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5年的7200元增加到10.72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3423元。駐村工作隊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包括對農戶進行摸底調查、建檔立卡,實事求是制定3年幫扶規劃,扎實開展精準對戶各項扶持措施,制定村民醫保繳納補貼方案,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打造農村新貌,全力支持教育工作,實施技能培訓、產業幫扶等一系列舉措,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和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廣東省港澳辦副巡視員鄧永忠表示,自從2016年省港澳辦對口幫扶小麻村以來,港澳辦及促進會全體上下十分重視精準扶貧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與資源,奠定了扶貧工作的良好開端。辦主要領對小麻村扶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京山主任,維園主任多次親臨現場辦公,想方設法協調多方支持,爭取幫扶資金,為小麻村的脫貧致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表示,這一次到小麻村調研,一是為了實地了解貧困戶幫扶及新農村建設的最新情況,了解小麻村建設需求,爭取更多的支持。二是攜手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帶醫生到小麻村為村民進行白內障篩查,聯同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為村民提供醫療幫助,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
梅州市大埔縣縣委副書記李宏對省港澳辦及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為幫扶小麻村所做大量工作表示感謝,他表示,對口幫扶工作成效明顯,小麻村的村容村貌及百姓精神面貌有較大變化。精準幫扶,今年是關鍵性一年,縣政府將與鎮、村以及省港澳辦工作隊伍一起,齊心協力,確保貧困戶3年內脫貧,并建立長效機制,將扶貧工作的展開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按創建新農村示范村的標準落實相關工作。
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謝東祥表示,一心公益基金會是由民營企業家組成的愛心組織,在梅州地區已投入500余萬慈善資金,基金會在梅州開展的先天性心臟病救助,已完成了226例,接下來將在梅州地區開展更深入的醫療救助及教育支持。
省港澳辦副巡視員鄧永忠和扶貧工作隊與村民交流
省港澳辦及促進會部分領導走訪了小麻村的5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了解幫扶以來村民生活的改善情況,聽取他們的實際需要,為下一步精準幫扶做準備。村民們表示,經過了住房改造等一些列措施,他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居住條件得到改善,衛生、醫療及安全均有了保障。
促進會副秘書長陳婥與村民交談
這次調研活動,省港澳辦與促進會聯合邀請一心公益基金會帶來省人民醫院眼科及內科醫生,對村民開展義診,主要針對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檢查。當天檢查出6位老人患有白內障,其中適合手術的2位老人,由一心公益基金會及梅州市紅十字會安排手術。
一心公益基金會及梅州紅十字會為5歲的先天性心臟病男孩檢查康復情況

醫生為村民篩查白內障
8月24日,促進會一行參觀了大埔縣博物館、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三河中山紀念堂、陶瓷館。最后還參觀了解了小留村的新農村建設情況。
省港澳辦扶貧駐村干部、促進會醫藥衛生與健康專業委員會籌備組成員陳魯峰與促進會人員合影
參觀大埔縣博物館
參觀小留村,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