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6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在香港舉行。
??????? 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功返回地球,這也是中國首次完成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啟亮率領他的團隊研制的“表取采樣執行裝置”成為嫦娥五號“挖土”的重要工具,幫助完成了月壤的采集與封裝。容啟亮教授接受大灣區之聲記者專訪,講述他參與嫦娥五號項目的感想以及對香港科研的展望。
??
參與嫦娥五號項目:
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 容啟亮教授介紹,嫦娥五號立項時,有很多團隊參與競爭,最終由香港理工大學的團隊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成功爭取到項目研發的機會,香港理工大學也是唯一參與嫦娥五號項目的香港高校。
?容啟亮教授講解“表取采樣執行裝置”的工作情況
??????? 早在嫦娥三、四號的研發階段,容啟亮教授的團隊已經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開發“相機指向系統”。對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夠參與到國家的航天任務,他表示“有機會當然會參與,也感到很幸運”。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采樣
?
??????? 回顧嫦娥五號登月之時,容啟亮表示,剛發射時自己的心情充滿了期待,希望它能成功著陸,著陸之后便時刻關心我們的儀器,“每一件小事都是重要的一關”。
?
致年輕的科研人:
先做好自己,才能抓住機會
??????? 作為香港首位參與研發國家航天儀器的科學家,容啟亮從小興趣廣泛,因為喜愛攝影,但又買不起相機,就自行DIY相機和沖曬器材。容啟亮表示,以前從沒想過自己做的相機能夠登上月球,興趣是自己深入研究的動力。他以自身經歷對年輕的科研人寄語,想要實現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增加科研能力,有能力才能抓住機會。
6月27日至7月9日,嫦娥五號采樣的月壤將與香港公眾見面
??????? 容啟亮表示,香港有許多年輕人立志科研,他希望香港特區政府能應用這樣的土壤,大力推動基礎的、核心的科研項目,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做真正的科研。
?
暢談大灣區發展:
要在國際上和別人“扳手腕”
??????? 容啟亮表示,香港和內地在科研方面各有優勢,比如香港更擅長國際交流,而內地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以支撐長遠的科研發展,因此,香港和內地可以相互結合,發揮各自優勢,助力更多的創新產品走向世界。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許多香港和內地合作的科研成果都能通過大灣區的產業鏈趨于完善。
??????? 對此,容啟亮認為最重要的是通過大灣區拓展到整個中國市場,“壯大了就可以去國際上和別人‘扳手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