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面推進“文化+”的過程中,廣東通過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塑造,激活豐富的嶺南文化、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各行業加速融合,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引擎。
?
科技賦能讓文化產業“活起來”。
??????? 冰球俱樂部、滑冰場、滑雪場漸次落地,讓廣大民眾可以深度體驗冰雪運動;冰雪運動相關品類消費增長顯著……2022年初,結合冬奧會的舉辦,廣東積極挖掘旅游熱點主題,不斷拉升消費熱潮。
?
??????? 這是廣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精彩縮影。近年來,廣東文化產業交出的“成績單”備受矚目:“十三五”期間,廣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0%,文化產業增加值連年占全省GDP比重超過5%,成為全省支柱產業。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18年全國居首,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均居全國第一。
??????? 亮麗的成績單,展示了廣東文化產業的雄厚實力。依托豐厚而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產業優勢,廣東著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帶動文化產業“加速跑”,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文化強省。
規劃先行
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確立新目標
??????? 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多位廣州市人大代表圍繞廣州未來文化發展提出建議。針對有條件的街區制定沉浸式歷史街區發展規劃,用文化+科技賦能讓廣州文化形象“活起來”……,多個結合實際提出的“金點子”,為廣州推進文化產業提供了強大助力。
???????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近年來,廣東充分汲取各界智慧,在頂層設計上下“硬功夫”,推動文化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產業結構布局持續優化。
??????? 出臺《廣東省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廣東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廣東省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政策,帶動文旅產品的高質量供給。精心制定《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落實“共建人文灣區”部署。出臺《廣東省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實施方案(2021—2025年)》,支持數字化文化結合……一項項充滿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頂層設計,為廣東文化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
??????? 廣東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提出,要“打造數字文化引領地、文化創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和“加快打造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為全省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確立了新目標。當前,廣東文化和旅游系統正在瞄準四大新目標,點、線、面、體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將文化和旅游業打造成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柱。
?
創意制勝
推動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 從激發文化產業創新活力入手,向社會提供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成為廣東文化產業蝶變的關鍵。
????????文化產業以內容為王、創意制勝。廣東通過著力實施內容精品戰略,全面推進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嶺南美術、廣東音樂、粵劇戲曲、嶺南美食、嶺南中醫藥等品牌,擦亮廣東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嶺南文庫》《嶺南文化辭典》等系列精品陸續出版;熊出沒、超級飛俠等廣東原創動漫IP紛紛“出圈”……“廣東制作”品牌融合了優秀嶺南文化,帶動了文化消費。
???????? 為了讓好產品傳遞出去,廣東著力打通產業鏈上的堵點難點,完善文化市場體系,培育打造了一大批品牌展會。文博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中國(東莞)國際影視動漫版權貿易博覽會、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南國書香節等影響力持續增強,成為廣東文化產業、文化創新走向世界的“助推器”。
???????? 立足中華文化沃土,創新講述中國故事,堅持打造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文化科技精品,是廣東文化產品的“出海密碼”。華強方特集團總裁劉道強介紹,去年以來,由華強方特集團出品的“熊出沒”系列大電影在德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線熱映,目前,方特動漫已經出口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據介紹,近年來,圍繞“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廣東積極推動文化制造業出口,以網絡游戲、動漫等新業態為重點的對外文化貿易新模式逐步形成。目前,廣東已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文化產品出口體系,出口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造“長”補“短”
科技賦能讓文化產業“活起來”
?
??????? 加快提高文化制造業科技水平,向數字化、智能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各地圍繞優勢產業、頭部企業,配套培育上下游產業鏈,建設了300多家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培育了大批特色產業集群。2019年,廣東數字出版產值和動漫產值均居全國第一;2020年,廣東的游戲業收入2132億元,產值占全國逾七成。
??????? 大力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初步建成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全省有文化產業相關高新技術企業近800家;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深圳南山區、廣州勵豐公司等5家單位獲評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推動先進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文化產業融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曉東認為,當前,數字文化產業正處在基于新技術而產生的新一輪爆發性增長的“黎明期”,廣東應借助這一契機,創新傳播手段推動嶺南文化“走出去”,不斷擴大優秀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 在加快數字化產業發展的同時,廣東瞄準文化發展薄弱環節,著力補齊影視、演藝缺乏精品短板。廣東衛視實行“1+1+2+N”打法,打造“頭條工程”“新聞大片”。珠江電影集團主導運營的南方新干線新增開業影城81家,改革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粵劇《山鄉風云》等入選“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
融合發展
?
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文化新業態集群
?
??????? 近年來,在全面推進“文化+”的過程中,廣東通過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塑造,激活豐富的嶺南文化、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各行業加速融合,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引擎。
??????? 為實施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廣東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施廣東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九大行動”,推出兩批省歷史文化游徑,持續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紅色文化游、南粵古驛道游、粵美鄉村游精彩紛呈。
??????? 為落實“共建人文灣區”部署,廣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凝心聚力,共建珠江兩岸創意文化產業帶。廣州、深圳等市依托特色優勢,聚焦影視、游戲游藝、4K產業、中醫藥文化等,協同港澳蓄能發力。目前,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文化新業態集群逐步成形,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表示,廣東在文化和旅游業中發揚敢為人先、先行先試、開放包容的廣東精神,扎實推進文化旅游改革創新發展,促進廣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廣東將努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