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近年來,廣東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牽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橫琴、前海、南沙作為粵港澳合作的三大平臺,“強勁引擎”作用愈發顯著。
橫琴
走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一系列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政策與服務正在加速落地。5分鐘搞定跨境資信證明,無需兩地奔波;橫琴買房,澳門貸款,享受低利率房貸;購買跨境醫療保險享受就醫保障……自今年《關于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發布以來,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加快形成,讓澳門居民生活更有獲得感、安全感。
與此同時,橫琴也給予澳資企業更大的扶持力度,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提供新空間。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發展的四大新產業之一,目前橫琴已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醫藥和中醫藥為主的大健康產業格局,注冊的醫藥健康類企業超過4200家。
前海
持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前海也從不松懈?!皵U區”后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眼前這家企業通過算法、數據、算力的輸出讓機器實現法律知識與數據的積累,貼合法律應用場景,加速法律智能產業應用落地,實現法律服務行業的標準化、便捷化以及智能化。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13周年來,始終扎實做好深港合作這篇大文章。前海惠港易港的創新政策已累計推出超過200條,越來越多港澳青年奔赴大灣區、逐夢大灣區。
南沙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南沙作為重大合作平臺,自《南沙方案》發布一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也逐漸在南沙走深、走實、走細。10余項稅收規則順利與港澳“接軌”;港澳居民已成功享受個稅優惠超3000萬元……政策效應日漸顯現。日前,南沙區發布納稅服務承諾清單,11大類28項涵蓋納稅人特別是企業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內發生的高頻事項,進一步壓縮審批辦理時限。
目前,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相繼落地,投資額或產出達百億級項目17個,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占比達80%,涵蓋半導體、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各領域。
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三大平臺地區生產總值總計超2200億元,進出口、吸引外商投資、實際使用外資增長明顯,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