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在官網發布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GII)“科技集群”排名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連續四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東京—橫濱位列榜首,首爾位列第三,然后是中國的北京集群和上海—蘇州集群。全球五大科技集群目前全部位于東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擁有24個全球頂級科技集群,比去年的21個有所增加,成為擁有最多科技集群的國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部正式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科技集群章節” 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在過去五年中,平均每100萬居民提交了2291份PCT申請,發表了3092篇科學文章,使其成為2023年第二大科技集群(與2022年持平)。
報告還指出,深圳-香港-廣州PCT專利申請的3%是與其他發明人合作提交的,排名靠前的合作地是北京、上海、蘇州和墨爾本;63%的科學文章是與其他組織合作發表的,前三個合作地點是北京、上海、蘇州和武漢。
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分享了今年“科技集群章節”呈現的三個關鍵趨勢,分別是科技活動中心東移、集群之間深度交流合作、 企業推動集群發展。其中,企業是科技集群內創新和科技活動的主要推動力(特別是數字技術領域的企業)。2023年,數字技術成為許多集群專利申請的主要技術領域。數字技術行業的領軍企業,例如華為、OPPO、中興、小米集團和字節跳動,正在引領這些集群的科技創新。
“科技集群是任何經濟體創新表現最為關鍵的要素之一。通過把科學、企業和企業家聚集在一起,這些城市或區域能夠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將科學創意轉化為切實的影響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說。